当前位置:主页团体标准

T/AHEMA 18-2022 生态环境医院 大气环境专科服务规范

T/AHEMA 18-2022 生态环境医院 大气环境专科服务规范

T/AHEMA 18-2022

团体标准推荐性

标准详情

  • 标准名称:生态环境医院 大气环境专科服务规范
  • 标准号:T/AHEMA 18-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Z00/N771
  • 发布日期:2022-06-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01
  • 实施日期:2022-06-01
    团体名称:安徽省环境检测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生态保护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医院大气环境专科的基本结构、基本组成、服务内容、服务委托要求、服务绩效评估等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医院大气环境专科向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产业园区等单位提供环保服务的相关活动
5大气环境专科基本组成5.1权威专家基本要求大气环境专科提供环境综合服务时应成立专家组,项目组专家应不少于3人,要求从事本领域工作满8年,具有环保相关专业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5.2龙头企业基本要求该企业在行业内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有很深的影响力、号召力和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对该地区、该行业或者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企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5.3优势企业基本要求该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或在细分领域有特殊优势,通常企业人才储备、人员规模、知识产权、技术能力、资质体系、市场份额和经营状况等发展运营情况相对普通企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5.4管理办公室由委托方和大气环境专科医院联合成立管理办公室,负责对环保服务过程提供综合把控,包括服务过程的合法性、工程进度、治理成效等方面。6大气环境专科服务内容6.1总则大气环境专科致力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大气环境专科向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产业园区等单位提供从“咨询—诊断—监测—设计—治理—评估”的一站式、托管式的综合性大气环境治理服务,具体包括环境污染归因识别、权威专家精细诊断、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综合治理方案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实施、治理成效评估、长效机制建立。6.2环境污染归因识别针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其污染源和驱动力,对污染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划分治理方向,确定归口科室,实现“分诊挂号”。a)对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产业园区等单位提出的大气环境污染治理需求进行收集梳理,划分治理服务方向。b)对研究区进行背景调查,针对包括气象、地理、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收集大气环境历史监测数据,对研究区进行情况摸底。c)对研究区域进行功能性调查,确定商业、生活、工业、交通等功能分区,调查固定源、移动源、开放源、室内源等大气污染潜在来源和VOCs、车船尾气、颗粒物、臭氧等特征污染因子。d)处理分析大气环境历史监测数据,建立特征污染数据库,根据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建立大气环境污染排放清单,量化分析污染排放特征,确定交通、工业等主要大气污染来源及特征污染因子。6.3权威专家精细化诊断利用大气环境领域内权威专家的精细化诊断对环境问题深入剖析,寻找污染发生的根本驱动力,做出合理诊断和顶层设计,确定监测方案,并在监测实施、数据分析、管控建议等治理环节内提出合理化建议,实现“名医会诊”。a)组织细分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对研究区的治理需求、摸底情况、重点分区、监测数据等进行重点分析,初步确定治理服务方向和关键性控制因子。b)组织环保细分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强化对研究区污染状况的摸排,调整污染治理思路,确定污染来源、传输条件等关键性控制因子。c)对研究区基本情况、监测技术路线、技术规范和方法标准进行专题研究,分析污染特征及来源,研判本地源生成、外源传输等污染来源,确定监测方式及相关监测装备、确定监测密度、监测区域等监测需求,建立综合监测服务方案。d)权威专家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污染过程机理和变化特征,针对特征污染因子、传输条件等提出管控意见,完成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报告和管控治理方案。6.4立体监测体系建立根据监测方案,选择环保装备、环境监测方法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监测,建立覆盖多因子、全区域、全时段的监测体系,实现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实现“环境检查”。a)根据综合监测服务方案建立环境监测体系,针对监测方法、监测装备、监测区域等方面对研究区进行适用性论证和可行性调整。b)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增加大气环境监测装备和监测因子种类,在重点区域增设监测点位和监测装备,完善过程观测体系。建立离线监测和在线监测结合,建立包括固定监测、走航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的地空天一体化的立体监测网络,实现大尺度、多因子的立体观测。c)建立区域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完善监测数据库,对监测体系内不同装备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校验,进行全程质量管理与质控考核工作,提高数据准确性。d)对国控站、走航装备、固定监测装备等不同来源的监测数据进行校验、拼接、融合,形成统一模式的大气环境监测结果,提高数据应用效果。6.5综合治理方案制定权威专家通过深入分析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精准确定污染来源和治理方向,针对污染驱动力制定系统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案,确定治理方法和实施路径,实现“对症下药”。a)权威专家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交通、工业等污染来源和传输条件等关键控制因子、关键控制时段、关键控制区域。b)根据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本地情况,确定治理方法、治理装备、治理区域等内容,制定综合治理方案。6.6综合治理方案实施综合治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由一个优势企业牵头推进,其他多个优势企业配合实施,依据综合治理方案进行生态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实现“精准治理”。a)综合治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经过与权威专家和委托单位协商同意后,可以对治理方法、治理装备、治理区域等方面对方案实施做出适用性调整。b)由一个优势企业负责综合治理方案的牵头推进,重点针对关键治理环节进行实施,同时负责整个企业团体的组织协调,保证治理工作的协同、有序进行。c)由其他多家优势企业负责配合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重点针对一般治理环节进行实施,同时配合牵头企业的组织协调。d)权威专家对综合治理方案实施进度和成效进行全程评估,要求不符合治理方案实施要求的企业或主要责任人进行整改,监督整改过程,评估整改成效,并及时反馈至委托单位,协助推进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6.7治理成效评估对环境治理成效进行评估,同时对环境污染风险进行评估,提高治理成效,降低污染风险,实现“康复评估”。a)配合委托方进行治理成效评估,主要包括区域环境改善状况、满意度情况、守法守信情况等方面。b)对研究区进行污染风险排查,确定潜在污染来源和污染风险地区,综合评估环境污染风险。6.8长效机制建立对大气环境治理项目定期反馈评估,建立长效机制,采用“环境复诊”机制,保证治理成效的长期保持。a)针对大气环境治理项目定期进行环境质量评估,包括演变过程和变化特征分析、现状分析评估、发展趋势预测评估,并及时反馈至委托单位。b)降低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风险,加强环境污染源排查和监管,排除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方案,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c)提高污染处理响应速度,建立统一指挥的预警反应-联动机制,加强横向沟通。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提高应急预案的执行能力和水平。d)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大气环境污染事件责任追究机制,对因工作过失导致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e)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传播网络,建立多手段应用、多渠道辅助、覆盖全部区域的立体化信息发布体系。f)权威专家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因子进行环境污染精细诊断,对环境污染遗留问题的预防处理提出指导建议,并及时反馈至委托单位。

起草单位

安徽蜀峰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 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合肥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合肥学院、皖西学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 业技术创新联盟、合肥中科环光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境绿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界、邓威、刘诚、桂华侨、千勇、郑朝阳、高亚萍、夏建东、胡文杰、尹淇 淋、胡媛媛、汪梦、张翔、付毅宾、王若愚。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本网站所提供的电子文本仅供参考,请以正式出版物为准。电子文本仅供个人标准化学习、研究使用,不得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