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 标准名称:“明斛1号”铁皮石斛育苗及仿生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号:T/SMSWYY 001-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7
- 发布日期:2022-03-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20
- 实施日期:2022-03-17
- 团体名称:三明市生物医药及生物工程学会
- 标准分类:中药材种植
4.3.1 种苗快繁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铁皮石斛的实生苗、原球茎诱导苗和不定芽诱导苗,可进行规模化生产。 原球茎继代控制在6代~8代,不定芽继代控制在8代~12代。4.4 种苗出瓶4.4.1 出瓶种苗筛选当生根苗长到4~6片叶,株高2.5cm以上,生根数2条以上可以进行出瓶移栽。所选出瓶苗应叶色翠绿,舒展,无黄叶,瓶内无杂菌。4.4.2 出瓶将组培苗于大棚炼苗3-7天,小心取出,经清水充分冲洗后,晾干至根部发白。4.4.3 种苗分级种苗质量等级分为Ⅰ级苗、Ⅱ级苗。质量等级标准见附表A。4.4.4 检疫外运前应进行检疫,检疫不合格不得外运。检疫方法按GB15569规定执行。4.4.5 包装种苗单层直立放置在透气塑料筐或纸箱中。应标明种苗品种或亲本来源名称、扩繁途径(实生苗或茎段诱导苗)、数量、批号、产地、生产单位、出瓶日期、苗木检验证书号等等信息。4.4.6 运输种苗运输应通风透气、保湿。5 移栽定植5.1 保护地种植5.1.1 设施选择可选用玻璃温室、标准温室或普通大棚等设施,配备遮阳网、防虫网、喷雾和灌溉等设备。种植前清理温室大棚内部及周边杂草地,喷施或薰蒸高效低毒灭菌、杀虫剂。处理药剂见附录B5.1.2 种植床面准备清除种植区内及周边杂草,栽培可选用固定床架、移动床架,床架应离地25cm以上,床架宽80-110cm。基质可选用包括松鳞、杉木皮、水苔、、椰壳、其他植物茎、叶及碎石片等,材质可为单一或不同比例混合。基质使用前应经历充分浸泡、堆熟、高温蒸煮等无病虫害化处理,不带病原物、虫卵等。使用前使基质电导率≤500us/cm、pH值5.4-6.6、粒径0.3-1.5cm、含水量60-70%,拌入0.5%-1%缓释性基肥,装于筛盘或直接铺于床架,基质厚度约7-10cm。5.1.3 栽植方法 种植面整平后,种苗按株行距5-10cm×5-10cm丛植,每丛以2-4株,种植宜浅不宜深,以基质包裹于根茎交界处为宜。5.2 移栽时间适宜移栽时间为3月份-7月份。5.3 栽培管理5.3.1 温度控制铁皮石斛生长适温15℃-28℃,在福建省生长季约为3-9月,于9月中下旬开始封顶休眠。生长季,应大棚保持通风透气,可利用天窗或水帘降温,保持大棚温度≤38℃。铁皮石斛耐寒性较强,冬季越冬温度保持棚内温度不低于0℃即可。5.3.2 光照控制铁皮石斛移栽苗初期光照2000lx~5000lx,后期逐渐提高到5000lx~15000lx。5.3.3 肥水控制铁皮石斛基质以偏干为宜,生长季一般视湿度基质每日早晚采用喷淋设施浇水,空气湿度保持60-80%。秋冬季少浇或不浇水,每半个月喷淋一次,保持基质秋不见干、冬不见湿。5.3.4 施肥铁皮石斛每隔10d~15d施肥一次,交替施用氮磷钾比例为30:10:10、20:20:20的复合肥1500~2000倍液或1000倍液复合型发生物菌发酵液,EC值在0.8ms/cm~1.0ms/cm之间。6 病虫害防治6.1 总体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见附录C。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参照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执行。尽量使用物理方法,在必须施用时,严格执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农药使用原则,选用几种不同类生物农药品种进行交替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严格掌握用药量和用药时期,尽量减少产品农药残留。6.2 物理防治6.2.1 频振式杀虫灯每隔80m~100m安装一盏灯,距地面高1.5m~1.8m。雷雨天不开灯。6.2.2 人工捕杀人工捕杀地上地下害虫。6.3 主要病虫害防治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见本标准附录D。7 仿生种植7.1 仿生种植地选择选择中低海拔,交通便利,无污染。以丹霞崖壁、郁闭度0.2~0.7针叶、阔叶林,以杉木林、杂木林、果园、仿生架为宜,仿生架设计见附录G,可利用喷灌辅助补水。7.2 种苗驯化选择移栽6个月以上种苗,种植前一个月减少浇水,使空气相对温度保持60-70%,光照强度保持8000-12000lx之间。7.3 种苗定植以少量水苔、松鳞为基质,以遮阳网、无纺布、麻绳为固定材料,于离地面1.4米起,以每丛2-3株、间距5-10cm、行距15-20cm定植。7.4 定植后管理仿生种植原则上减少人为干预。生长季每隔3-5天补充一次水分,每隔15-30天施用1000倍液复合型发生物菌发酵液进行施肥,白僵菌、木霉菌粉剂500-1000倍喷施防治病虫害。8 采收一般移栽2年以上开始采收成熟、茎部封顶、叶鞘部变白茎叶。采收时间为当年12月~次年1月。9 产地初加工将收获的根茎及时运回,晾晒干燥或用烘干机烘干,并经常翻动。烘干温度为50℃~60℃,使水分含量≦12%,抽样检测多糖、水份等指标,抽样检测标准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附录E实施。10 包装、储藏10.1 包装用不影响品质的材料制成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牢固、密封、防潮,能保持品质。在包装外标明品名、数量、收获时间、地点、验收责任人。10.2 储藏包装好的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无异味的仓库中。具有防鼠、防虫设施,注意定期检查,防止受潮霉变。11 生产过程记录生产全过程应详细记录,记录存案,并由专人管理,详见附录F。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颜沛沛,叶炜,江金兰,王培育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本网站所提供的电子文本仅供参考,请以正式出版物为准。电子文本仅供个人标准化学习、研究使用,不得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