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团体标准

T/CSBM 0026-2022 生物活性玻璃体外矿化测试方法

T/CSBM 0026-2022 生物活性玻璃体外矿化测试方法

T/CSBM 0026-2022

团体标准推荐性

标准详情

内容简介

1试验试剂和测试器具1.1试验试剂试验所用试剂有:a)NaCl(分析纯);b)NaHCO3(分析纯);c)KCl(分析纯);d)KHPO4·3H20(分析纯);e)MgCl2·6H20(分析纯);f)盐酸溶液(分析纯)浓度1mol/L;g)CaCl2(分析纯);h)Na2SO4(分析纯);i)Tris(分析纯);j)去离子水。1.2测试器具试验所用测试器有∶a)集热式磁力搅拌器;b)pH计;c)电子分析天平∶精度0.001g;d)烧杯2L;e)量筒50mL、1L;f)容量瓶1L;g)聚四氟乙烯瓶∶1L。2两种常用的体外矿化液的配制2.1Tris-HCl缓冲液2.1.1所需试剂Tris-HCl缓冲液配制所需试剂如下:a)去离子水:700mL;b)Tris:(6.00±0.50)g;c)盐酸溶液∶35mL,浓度为1mol/L。2.1.2配制步骤2.1.2.1搅拌状态下将35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溶液加入到700mL去离子水中。2.1.2.2缓慢加入Tris,使其pH不超过7.45,并调节pH值为7.40。2.1.2.3将调整好pH的溶液定容至1000mL,并转移至干净、内表面光滑的聚四氟乙烯瓶中,置于4℃冰箱冷藏备用。注∶使用时,应检查并保证Tris-HCl溶液处于澄清状态,若浑浊则不能再使用,应重新配制,并且使用有效期为30天。2.2模拟体液2.2.1所需试剂配制模拟体液所需试剂及用量见表1。表1配制模拟体液所需试剂及用量加入次序试剂加入量1NaCl8.035g2NaHCO30.355g3KCl0.225g4KHPO4·3H2O0.231g5MgCl2·6H200.311g6盐酸溶液a39mL7CaCl20.292g8Na2SO40.072g9Tris6.118g10盐酸溶液0mL~5mLa“盐酸溶液浓度为1mol/L。2.2.2配制步骤2.2.2.1向烧杯中加入700mL去离子水,搅拌并调节水温至(36.5±1.5)℃。2.2.2.2按表1中所列顺序在(36.5±1.5)℃下逐个溶解试剂1~8。2.2.2.3溶液温度恒定在(36.5±1.5)℃,称取试剂9后,少量多次的缓慢加入至混合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2.2.2.4在(36.5±1.5)℃的条件下,保持搅拌并逐滴加入试剂10,精确调整pH值至7.40。2.2.2.5将调整好pH的溶液定容至1000mL,并转移至干净、内表面光滑的聚四氟乙烯瓶中,置于4℃~8℃冰箱冷藏备用。注∶配制过程中不能同时溶解多个试剂,下一个试剂必须在前一试剂完全溶解之后加入。称量吸湿性试剂动作要尽量快,整个配制过程需要确保溶液无色、透明、容器表面无沉淀出现,如果过程中产生沉淀,倒去溶液洗净器具重新配制。3材料的体外矿化3.1密质薄片材料3.1.1对于密质薄片材料,测出样品尺寸并计算样品表面积。应用式(1)计算出体外矿化液用量∶Vs=Sa/10……………(1)式中:Vs——体外矿化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Sa————样品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3.1.2按照这个比例,得到样品的表面积和矿化液的比例为10mm2/mL。3.1.3将计算好的体外矿化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瓶中,预热至37℃,放入样品并置于37℃、100rpm的恒温摇床中震荡。在规定时间取出样品,样品以去离子水和丙酮交替淋洗,之后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105℃干燥24h,得到矿化后的样品进行后续测试。注∶若有需要,可收集上清液用于检测矿化相关离子的浓度变化。3.2粉体材料3.2.1对于粉体材料,按照每克粉体对应100mL体外矿化液的用量。3.2.2将计算好的体外矿化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瓶或玻璃锥形瓶中,封口,预热至37℃,放入样品并置于37℃、100rpm的恒温摇床中震荡。在规定时间取出样品,样品以去离子水和丙酮交替淋洗,之后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105℃干燥24h,得到矿化后的样品进行后续测试。注∶若有需要,可收集上清液用于检测矿化相关离子的浓度变化。4样品测试与表征4.1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按照JY/T0584进行,对不同反应时间的样品表面及其矿化产物形貌进行观察,有针状或者叶片状钙磷矿化产物生成。通过比较不同浸泡时间的扫描电镜图,判断矿化产物HCA的生成量是否不断增加。4.2红外光谱分析按照GB/T6040进行,观察浸泡不同时间的矿化产物的特征吸收峰,并用来判断最终是否有低结晶度的HCA形成,并定性分析其生成。4.3X射线衍射分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中0451的X射线衍射法进行,对不同反应时间矿化产物进行分析,结合其特征衍射峰:JCPDS:2θ=25.9°(002),31.8°(211),39.8°(310),46.7°(222),49.5°(213),53.1°(004)进一步明确矿化产物种类以及结晶程度。

起草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佛山今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陈晓峰、曹晓东、王刚、陈筱宇、田婷、杨振、戴翔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本网站所提供的电子文本仅供参考,请以正式出版物为准。电子文本仅供个人标准化学习、研究使用,不得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