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032-2022 矿山酸性污染全过程控制与治理技术指南
内容简介
本指南规定了矿山酸性废水(矿坑与矿洞涌水、矿山固废堆场渗滤液)全过程控制与治理的技术,适用于矿山污染的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治理及生态修复
4总则4.1基本原则4.1.1矿山酸性污染全过程控制与治理技术的实施应根据矿山的污染状况,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切实保障社会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4.1.2矿山酸性污染全过程控制与治理技术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抑制工业固废产生为前提,体现全过程环境管理产生源控制优先原则。4.1.3矿山酸性污染全过程控制与治理技术应坚持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生态修复的全面管控。4.1.4矿山酸性污染全过程控制与治理技术应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有机结合,提高投资效益和综合治理效果。4.1.5矿山酸性污染全过程控制与治理技术应坚持工程与环境风险可控原则,严格地质勘察质量与地灾风险评估。4.1.6矿山酸性污染全过程控制与治理技术应具备可靠的基础资料,调查与勘测成果(含收集的成果资料)应满足相关技术质量要求。5矿山酸性废水源头控制技术针对工业固废堆场酸性水的产生,应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源头控制技术。根据具体污染场地,可选择原位中和控制技术、覆盖处理技术、杀菌剂控制技术、钝化处理技术、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及技术组合对产生矿山酸性废水的固体废物进行控制。5.1原位中和控制技术原位中和控制技术是利用原位注入石灰浆的方式,中和尾矿场地内遗留的酸性尾矿废渣,抑制尾矿氧化酸化。5.1.1基本原则5.1.1.1一般要求:原位中和工程的设计、施工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承担。5.1.1.2中和后尾矿渗滤液pH宜为6~9。5.1.1.3技术参数:(1)尾矿基本参数测定。包括pH、含水率、比重、容重、孔隙度。(2)原位中和控制技术参数。石灰需要量、尾矿堆场渗透系数、尾矿堆场厚度。(3)原位中和控制工程。注浆孔直径、注浆管直径、注浆管侧孔直径、注浆管侧孔开孔率。5.1.2参数确定5.1.2.1石灰需要量。采用缓冲法测定石灰需要量。5.1.2.2注浆孔。根据实际工程规模,注浆孔直径建议在90、110、160、200、250、315、400、500mm等与PVC管直径相适宜的标准孔径中选取,以利于后期钻孔施工。5.1.2.3注浆管。注浆直径管应与注浆孔直径相适宜,埋设深度根据工业固废的堆存厚度、渗透系数确定,地上部分高度宜设置为30~60cm,堆存厚度大、渗透系数小时取小值,堆存厚度小、渗透系数大时取大值;地下埋深高度100~570cm,堆存厚度大、渗透系数小时取大值,堆存厚度小、渗透系数大时取小值。注浆管侧孔直径设置为1~2cm,开孔率不低于20%。具体相关参数由现场中试实验确定。5.1.2.4注浆施工过程按注浆技术规程YS/T5211执行。5.1.3中和效果中和后尾矿渗滤液需符合GB8978、GB3838、HJ/T91相应的限值要求。5.2覆盖处理技术氧气与水通过向下和向内运动进入工业固废内部并反应产生酸性废水,采用物理屏障限制氧气的传输速率,进而有效控制硫化物氧化和污染物的释放速率,达到防止矿山酸性废水产生的目的。5.2.1基本原则5.2.1.1覆盖层的形成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施工。5.2.1.2覆盖层的形成方法及设计参数应符合GB18599的相关规定。5.2.2技术类型5.2.2.1水覆盖处理技术。一般将尾矿沉积在自然水体中,或建造蓄水池。5.2.2.2干式覆盖处理技术。通常由不同粒径的黏土层组成,较为简单的由一层细颗粒的材料组成,复杂的由含不同土壤特性的几层组成。5.2.2.3合成覆盖处理技术。合成材料包括聚乙烯、混凝土和沥青等。5.2.3一般要求5.2.3.1对于周边有湖泊或河流的工业固废堆场,宜选用水覆盖处理技术。5.2.3.2水覆盖处理技术一般要求(1)具有恰当的水平衡以确保任何状态下均具有最低水位(2)具备长期物理稳定的坝(3)具有足够稳定排放能力的出口(4)池塘水足够深,能够防止尾矿因波动作用而产生再悬浮(5)尾矿可在水中溶解5.2.3.3干式覆盖处理技术覆层的有效性取决于各覆盖层的含水量,覆盖层的总厚度通常介于0.3~3.0m,密封覆层的渗透率介于10-7~10-9m/s。5.2.3.4合成覆盖处理技术一般要求(1)具有较低的渗透系数,甚至达到防渗黏土的渗透系数要求。(2)具有较强的保水持水能力(3)具有一定的抗形变能力(4)构筑材料的潜在污染小5.2.3.5合成覆盖处理技术覆盖层结构设计(1)导水层。用于疏导降水的入渗水。(2)基质层。为植物生长提供介质。(3)低渗透层。用于与地表间的隔离与防渗,膨润土体积决定该层的防渗效果。渗透系数应≤1×10-8m/s,单位面积含膨润土量应≥1500g/m2。
起草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滇鹰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有限公司
起草人
田森林、黄建洪、赵群、胡学伟、李英杰、曹妍、李杰、耿迎雪、屠依娜、林益超、董泽靖、司美艳、谢鑫、汪沛、朱彬、颜溪鸣、刘树根、史建武、李晨、崔祥芬、吴龙华、李柱、吴学勇、陈国强、卿芳、乔光煜、秦英、施灿海、刘明生、杨松华、吴柳宗、陈允建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本网站所提供的电子文本仅供参考,请以正式出版物为准。电子文本仅供个人标准化学习、研究使用,不得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
现行
-
现行
-
现行
-
现行
-
现行